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,研究者们不断突破技术边界的同时,也持续识别新兴安全风险。本词汇表将定期更新,纳入最新术语与概念,助您紧跟AI发展浪潮。
AI代理(AI Agent)
AI代理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代替人类执行一系列复杂任务的工具,其能力远超基础聊天机器人。例如,它可处理报销、预订餐厅或机票、编写和维护代码等。不过,这一新兴领域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:不同语境下,“AI代理”的定义可能差异显著,且支撑其功能的基础设施尚在建设中。其核心理念是自主系统——通过调用多个AI模型完成多步骤任务。
思维链(Chain of Thought)
人类解答简单问题时(如“长颈鹿和猫谁更高?”)无需深入思考,但复杂问题(如“农场中鸡和牛共有40个头和120条脚,求数量”)往往需要纸笔辅助,通过中间步骤推导答案。
在AI领域,思维链推理指大语言模型将问题拆解为多个中间步骤,以提升结果准确性。虽然耗时更长,但在逻辑或编程任务中,答案正确率显著提高。此类“推理模型”基于传统大语言模型,通过强化学习优化分步思考能力。
深度学习(Deep Learning)
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分支,其算法采用多层人工神经网络(ANN)结构,可捕捉数据间复杂关联,性能远超线性模型或决策树等简单系统。其设计灵感源自人脑神经元网络。
核心特点:
- 自动特征提取:无需人工定义数据特征,算法可自行识别关键模式。
- 自我优化:通过反复试错调整输出,逐步提升性能。
- 高成本与数据依赖:需百万级数据量训练,耗时较长,开发成本较高。
微调(Fine Tuning)
指在已有AI模型基础上,通过输入特定领域的新数据,优化其面向特定任务的性能。例如,许多初创公司以大语言模型(LLM)为起点,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对模型微调,开发垂直领域的商业产品。
大语言模型(Large Language Model, LLM)
DeepSeek、ChatGPT、Claude、Gemini等AI助手均基于大语言模型。用户与AI对话时,实则是与LLM交互——模型直接处理请求,或借助联网搜索、代码解释器等工具辅助响应。
技术原理:
- LLM是包含数十亿参数(权重)的深度神经网络,通过分析海量书籍、文章与对话数据,构建语言的“多维映射”。
- 生成回复时,模型根据输入预测最可能的词汇序列,逐词迭代直至完成。
神经网络(Neural Network)
神经网络是深度学习的算法基础,也是生成式AI爆发式增长的核心。其多层结构模仿人脑神经元连接,虽概念源于1940年代,但直到GPU(图形处理器)普及后,其潜力才真正释放。GPU擅长处理多层网络训练,推动AI在语音识别、自动驾驶、药物研发等领域的突破。
权重(Weights)
权重是AI训练的核心参数,决定不同输入特征对模型输出的影响程度。训练初期,权重随机分配;随着优化,模型逐步调整权重,使输出更接近目标值。
示例:房价预测模型中,卧室数量、是否带车库等特征的权重,反映了历史数据中这些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强度。
評論列表 (0條):
加載更多評論 Loading...